□鄧勤
“說個子,道個子,正月過年耍獅子,二月驚蟄抱蠶子,三月清明墳飄子,四月立夏插秧子……”這首流行于巴蜀地區的童謠,總結傳唱了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,蘊藏著當地民眾的生活密碼。對于我們這種四川土著來說,這樣的童謠讓人倍感親切。因為這就是我們血液里流淌的文化基因。當我們還在襁褓中時,母親就哼著這樣的童謠哄著入睡。及至長大成人,我們又把這樣的童謠自覺地傳承給孩子們。在這種繼承和發揚里,我們可以確認自己的身份與故鄉,從而獲得族群的文化認同。
中華民族一路走到今天,5000年薪火相傳,是什么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?靠的是傳統文化的力量。以民俗、戲曲、棋藝、茶道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,是中華文化的生命稟賦和生存耐性,是廣大國人的共有精神家園。特別是民俗,你可以不懂戲曲、不會下棋,但是在除夕之夜,非特殊情況,你可以不回家團年嗎?答案自然是否定的。因為離開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,我們的精神將無所依歸,無處安放。知名作家周華誠認為,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、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當下,我們有必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優秀傳統文化,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好。
周華誠近年多居于鄉野,踐行江南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生活。他細心留意四季光陰變遷,創作總體呈現江南傳統文化與美好生活。周華誠發現,許多與勞作相關的日常生活極具儀式性、審美性,那些與四時禮俗相關的活動,也富有生活的哲學和生命的智慧。周華誠指出,中國人度過時間的方式,多數是在勞作之中完成的,而節氣、節日是在生活的刻度上結繩記事。我們在今天重溫節氣、節日之美,不僅是追溯傳統文化的因子,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生活的傳承,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發揚。
周華誠出版的散文集《儀式:中國人的時間哲學》(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4年6月)包括《節氣風物之美》《歲時禮俗之美》兩冊,講述藏在二十四節氣和傳統節日里的生活美學,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生活之美的追尋,又是對當下社會發展的珍貴記錄。這是一部生活美學之書。全書有開闊的視野,遍查典籍,又能獨寫出獨家的記憶與體驗。周華誠的散文往往以生活為切入點,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入的思考,展現出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獨特感悟。既具有生活的真實感,又富有詩意和哲理,給人以深深的啟示。
這是故鄉的風景,也是我們向往已久的生活。本書堪稱是記憶中的“歲時廣記”,文字里的“故鄉時間”。以《獲稻記》這篇不到600字的散文為例,作者認為收稻子“頗不容易”。彼時,正是江南地區過去種雙季稻的“雙搶時節”,即搶收和搶種,搶的就是時間。對于農人來說,這是最考驗體力和耐性的時候,需要長時間的高強度勞動。割稻子、打稻子、曬稻子,每一樣都馬虎不得。收稻子時,稻葉會把肚皮劃出一道道淺淺血痕,手臂也會癢幾天。作者認為,“這樣的癢,這樣的揮汗如雨,是生命里珍貴的體驗。人活著,不就是想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活著么。癢也好,痛也好,那就是活著。”